

一、系統核心組成與功能設計
1、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
?設備配置:采用智能光電感煙探測器、電子差定感溫探測器、紅外線感煙探測器、手動報警按鈕、聲光報警器等,覆蓋消防站各功能區域(如車庫、宿舍、訓練場、指揮中心等)。
?聯動控制:與消防水泵、防排煙風機、防火卷簾、應急照明等強電設備聯動,實現火災確認后自動啟動相關設備,并切斷非消防電源。
?特殊要求:消防站車庫需設置燃氣探測器,訓練場需配置防爆型探測設備,以適應特殊環境需求。
2、應急指揮與通訊系統
?指揮中心建設:部署液晶拼接屏、LED條屏、拼接控制工作站、硬盤錄像機等設備,集成公安道路監控、部隊營區監控、轄區重點單位監控、GPS車輛軌跡等信息,實現應急指揮的可視化與智能化。
?通訊配置:設置多排接警調度臺,配備接警調度、營區監控、社會單位監控、內網電腦等功能;作戰研討區安裝大屏幕交互式數字平臺及消防培訓軟件,支持指揮、教學、分析、戰訓評估等場景。
?應急廣播系統:采用功能分區模式,平時作為背景音樂播放,火災時強制切換為緊急疏散廣播,根據預定程序播送疏散通知。

3、監控與安防系統
?視頻監控:在消防站出入口、公共走道、機要部門、車庫等區域部署高清網絡攝像機,配置硬盤錄像機實現3個月錄像存儲;重點區域(如指揮中心、檔案室)設置紅外入侵探測器,實現集中或獨立布防。
?門禁系統:在消防站出入口設置密碼刷卡門禁系統,結合視頻監控實現人員出入的實時記錄與管控。
?動力環境監控:在機房內配置動力環境綜合監控系統,實時監測供配電、UPS電源、溫濕度、煙霧、漏水等參數,實現故障預警與快速響應。

4、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
?材料選用:垂直主干道采用光纖傳送,水平傳送采用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,滿足高速信息傳輸需求。
?施工要點:線纜敷設平直,彎曲半徑不小于線纜直徑;線纜兩端統一打印號碼,字跡清晰;線纜在終端口預留,盤好放在預埋盒內;信息插座與電源插座鄰近安裝時,兩者相距200mm,底邊距地板標高300mm。
5、樓宇設備自控系統
?設備監控:對消防站的空調系統、給排水系統、照明系統等設備進行實時監控與控制,實現節能優化與高效管理。
?接口界面:與高壓配電柜、低壓配電柜、柴油發電機、電梯、自動扶梯等設備實現接口對接,確保系統間的數據交互與聯動控制。
二、施工要點與規范要求
1、線管預埋與清理
?線管預埋需根據設計圖紙與施工規范進行優化定位,確保與土建施工進度同步;混凝土澆注前需反復檢查線管位置與固定情況,避免變形或移位。
?預埋清理需做到即拆即清理,清除管內積水與雜物,并對不通管路進行詳細記錄與疏通。
2、設備安裝與接線
?探測器、手動報警按鈕等設備需按規范要求安裝,如感溫感煙探頭、短路保護器、消防廣播吸頂安裝;功能模塊壁裝;聲光報警器明裝;手動報警按鈕明裝。
?設備接線需采用雙色導線,紅線接“+”,藍線接“-”端子,線頭焊接使用無腐蝕助焊劑,避免接頭腐蝕脫開或增加線路電阻。
3、系統調試與驗收
?系統調試需按流程進行,包括主機單體調試、聯動設備調試、線路測試等環節,確保系統功能完整性與穩定性。
?驗收需組織相關部門進行,檢查系統功能完整性、安裝質量與安全性能,確保符合國家及地方相關法規、標準。
三、運維管理與安全保障
1、定期檢測與維護
?定期檢測探測器靈敏度,漂移值超出±3%需校準;開展供電配電系統切換測試,故障切換時間。
?建立電子巡檢檔案,完整記錄設備狀態參數,實現運維管理的數字化與可視化。
2、安全防護與應急響應
?系統實施三級過流保護機制,各級斷路器動作電流按一定的比例分級設置;等電位連接要求所有金屬設備外殼與接地干線導通電阻小。
?針對雷擊風險,要求進出建筑物的弱電電纜埋地,且全線穿鍍鋅鋼管防護;消防控制室設備接地采用共用接地,接地電阻不大于1歐。
四、案例參考與成本效益分析
1、某市消防支隊指揮中心建設案例
?該項目集建筑、電氣、安裝、網絡等多個專業技術于一體,通過部署液晶拼接屏、LED條屏、拼接控制工作站等設備,實現應急指揮的可視化與智能化;同時配置動力環境綜合監控系統,實時監測機房環境參數,確保系統穩定運行。
?項目投資回報率高,通過合理的管理與維護,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收回成本;系統的高效運行將降低日常維護成本,保障消防站的安全性。
2、成本效益分析
百實科技消防站弱電系統建設需綜合考慮設備采購、施工安裝、運維管理等環節的成本投入;通過優化設計方案、選擇性價比高的設備與材料、制定合理的施工預算等措施,確保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。
微信


電話

返回頂部
